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為新媒體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通過大數據分析,企業可以從海量信息中迅速提取決策所需的數據分析報告。 盡管大數據分析無法窮盡所有的有價值情報,但是它對用戶行行為及市場動態的統計分析和營銷活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傮w而言,大數據分析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如圖
2017年5月23日,我國青年圍棋國手柯潔九段與AlphaGo的圍棋人機三番棋大戰進行第一局比賽。雖然中國圍棋高手們普遍認為柯潔戰勝AlphaGo的可能性很低,但這場人類頂尖棋手與人工智能的對決依然成為媒體上的熱門話題。在第一局比賽中,柯潔執黑先行,最終以1/4子的差距落敗。知微傳播分析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了由環球時報的一微博引發的輿論情況。
截止到2017年5月23日16點31分,該微博有207條轉發、346條評 論,在892萬個微博用戶的頁面上有所顯示(即曝光量)。轉發微博的來源情況如下圖所示。
由此可見,有不少參與評論的微博用戶是通過移動互聯網來登錄微博的。這些微博用戶的組成結構見下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參與討論的人中,普通用戶占了83.9%,微博達人只有9.8%。但很多普通用戶是因為自己關注的微博達人轉發 了環球日報的新聞才參與討論的。
據統計在參與討論的人中,有20%的極活躍用戶、9.3%的較活躍用戶、28.8%的活躍用戶,大多數微博用戶都比較活躍。這使得圍棋人機大戰成為微博首頁當天的最熱門話題之一。假如沒有大數據技術,我們就無法一目了然地弄清楚一場新媒體上的全民狂歡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力,傳播效果究竟如何,雖然大數據分析很重要,但是新媒體運營者需要避免"數據萬能論"的誤區。因為很多用戶數據分析存在"幸存者偏差",實際上只能反映部分用戶的真實情況,遺漏了其他用戶的信息。在影視行業中的收視率調查就存在這種情況,令很多人誤以為雷劇比制作精良的電視劇更符合觀眾的胃口,其實往往只反映了單一觀眾群體的偏好。

評論